中国《市县领导决策》刊、网章荣富 特约通讯员王国红
2020-5-18 11:30
走在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篁岭天街上,你看不到一根电杆,走进一幢幢篁岭美宿,你看不到一根根电线,但这里的山村一到傍晚则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正值初夏季节,如果你要咨询,江西哪里最火,婺源哪里最火,答案:婺源篁岭。
2014年篁岭景区正式营业,当年游客18.5万人,收入2000万元;2017年游客、收入分别飚升至110万人、1.52亿元。2017年,景区支付给村民的工资等收入380余万元,村民旅游创业收入500余万元。篁岭村人均收入由旅游开发前的3500元提升至2.8万元,户年均收入从1.5万元变为12.7万元! 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一个濒临消亡的古村变成了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篁岭是如何实现涅槃重生的?婺源供电人是如何助力“电亮”这个山村的乡村旅游梦的呢?
曾几何时,篁岭村的民谣是这样唱的:“土墙房、半年粮,有女莫嫁篁岭郎”。而今的篁岭,被人们宠称为“嫁女嫁到篁岭住”。而在这个蜕变的过程中,电力对篁岭的大力支持好比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如今,篁岭的鲜花小镇用花卉铺就青石板的绿道,细水湍流的小瀑,与悬挂在山塝边的村落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为了景区的美观,篁岭村的电线全部沿用地下电缆,这样不仅安全入地,而且也不影响篁岭村落的美观。山下建200多平方米的别墅安置房68套,老年、单身公寓24套,320名村民以产权收购、搬迁安置等方式进行整体搬迁。山上,对古村100多幢古建筑修旧如旧,并开创了老建筑保护利用的“寄养”模式——20多幢古宅从外地搬迁而至。如今,篁岭景区抢救保护了160多幢古建筑,景区俨然成了徽派建筑大观园。500米长的“天街”古巷,遍布茶坊、酒肆、砚庄……,宛若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这里既有美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独一无二的晒秋风俗,更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
走进篁岭村,乘缆车笔直而上,到达村中天街,漫步在梯云村落之间,一条条穿地而过的电缆、一个个崭新的表箱给村中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徽派建筑的粉墙黛瓦间,由青石板或鹅卵石铺就的“天街路”将家家户户紧密相连,远处各具特色民宿依山而建,山茶园、菜园、层层叠叠的油菜花海、稻田、梯田等几大产业园区内游客攒动。
近年来,篁岭村搭上推进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的列车,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满足日益发展的民宿业,国网婺源县供电公司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落实电网的增容布点,织起一张能够“托得住、容得下”的供电网,实施配电网变压器增容改造,保障篁岭在电气化改造和电能替代过程中电力的可靠供应,累计新增配变12台,增容3600千伏安,为篁岭村民宿、索道缆车、乡村景区等经济发展开启“电力引擎”。
11年前离开篁岭村时,曹加祥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重新回家创业。看到村里人都风风火火地开起了民宿,曹加祥也回老家做起了精品民宿。晒秋、卖皇菊、茶叶、山茶油等土特产品,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一开张就成了“抢手货”,客人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为满足篁岭景村和篁岭新村的用电需求,更好地服务乡村全域旅游,国网婺源县供电公司江湾供电所在篁岭新村设立了共产党员服务点,用更优质的服务,更贴心地为每一位村民和游客做好每一次服务, 2018年9月16日,全国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机关专委会主任委员张辉一行在婺源篁岭调研党建工作时,当听到国网婺源县供电公司江湾供电所党员服务点,在开展结对帮扶和社会扶贫18人次,服务游客400多人次,为当地群众和广大游客提供以供电服务为主线、社会公益服务为补充的系列特色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时,她夸奖到“真的不容易,您们辛苦了!”。
为更好地把国家电网“你用电,我用心”的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扎根在篁岭景区,国网婺源县供电公司积极配合篁岭景区全域乡村旅游,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文明电网、美丽电网建设,对私接乱拉供电线路进行排查和整治,对杂乱线路进行重新设计整改,更换故障及老化线路,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达到美观的效果。环境好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篁岭村景区顺势而为,打造了“鲜花小镇、晒秋人家”特色村庄,斥资1200万元将一个古宅失修、梯田荒废、半空心化的篁岭进行了以“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对篁岭进行保护性开发,现在正在申报5A级景区。
站在篁岭后山的垒心吊桥上,俯视远处篁岭整个挂在山塝上的村庄,万亩梯田高高低低,与远山深处的徽派土墙建筑,高大的石阶牌坊,天街蜿蜒穿村而过,家家户户楼阁的木栏栅上竹匾上晒的红红辣椒、金黄黄的皇菊,好一幅美丽的秋日晒秋美景,与徽派建筑古村落组成一幅幅美丽的丰收图画,随着村庄景区的不断升级,篁岭村新一轮的电网规划又将正在启动…… 责任编辑:芦丽芳
公众号
扫描关注
头条号
市县决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