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县领导决策》刊、网 张天林
2020-4-8 13:20
自2月27日吴忠市印发"大防控大排查大宣传"通知以来,红寺堡区加快推进工作质效,推动工作机制统一化、排查工作精准化、预防教育层次化、帮扶工作细致化和督导工作常态化,不断创新"三大"工作新经验、开创"三大"工作新局面,通过写好"五篇文章",助力工作全面升华,为下步禁毒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写好"组织文章",推动工作机制统一化。前期工作中,结合我区禁毒工作实际,认真分析研究工作举措,科学合理细化吴忠市部署要求的任务目标,形成了前期工作上下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推进有力的工作格局。在工作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结合各乡镇上报的排查报表与实际督导考核情况,禁毒办综合分析后发现各乡镇在排查工作中存在目标不明确、核查不全面、数据不统一等突出问题。为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禁毒办实地对五个乡镇的"三大"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各乡镇对后期工作攻坚阶段缺乏统一认识,各自为战,造成工作形成了碎片化问题。禁毒办研究后决定在各乡镇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台账、统一管理,并根据吴忠市工作通报,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强化戒毒康复人员管理,完善吸毒人员分类管控工作,逐人建档立卡,确保信息的准确鲜活,进一步规范戒毒康复人员到期解除和后续管控工作,落实禁毒专职工作人员管理责任制。
二是写好"管控文章",推动摸排工作精准化。全面推开涉毒人员"双四色网格化"管控模式,结合网格化管理,推行落实吸毒人员区、乡、村(社区)、禁毒专职工作人员"四级精准管理",强化吸毒人员动态管控,提升吸毒人员服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全面落实好在册涉毒人员大排查工作,确保吸毒人员管控到位,从源头上预防吸毒人员肇事肇祸。实现无缝衔接工作机制,进一步强化衔接帮教工作,解决制约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衔接更加规范,帮教监控更加有力。通过深入社区、村队走访等形式,采取与吸毒人员本人、亲属或知情人见面等方法,切实做到摸清吸毒人员底数和现实状况,真正实现"排查无盲区、管控无死角"的工作目标。
三是写好"宣传文章",推动预防教育层次化。在宣传教育上,持续组织开展多角度、深层次、大范围、高密度的毒品预防教育宣传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禁毒办及时跟进调整禁毒宣传工作。即采取常规方式深入辖区各城市居民小区防疫检查点开展驻点,进村入户、走街过巷进行宣传,又利用新媒体、微电影、红寺堡区禁毒宣传片等"互联网+"模式进行宣传,总体目标是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参与的禁毒格局,实现禁毒宣传全覆盖。
四是写好"考评文章",推动督导工作常态化。禁毒办通过微信群,在每晚坚持调度机制的基础上,坚持每周赴各乡镇实地督导检查。不断明确各乡镇的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本次"三大"工作上来,以更加明确的工作目标,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更加严格的责任追究,确保把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对工作开展较好的乡镇通过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等方式给予鼓励。对敷衍应付、工作严重失职失责的,进行约谈,造成严重影响或后果的,报红寺堡区禁毒委员会启动问责程序。
五是写好"关怀文章",推动帮扶工作细致化。推动"三大"工作与禁毒救助公益协会运行有机结合,通过大排查工作,对辖区涉毒人员家庭及子女就学情况进行再一次全面摸底、排查、筛选和信息采集工作。通过排查,筛选出因亲人吸毒或其他原因导致家庭发生变故陷入经济困难且面临辍学危险的在读贫困学生,并严格按照《关于对涉毒人员贫困家庭子女就学进行捆绑帮扶计划的实施方案》和"六位一体"帮教措施,对涉毒贫困家庭子女建立长期跟踪帮教体系,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切实解决涉毒家庭代际传递问题。同时,积极协调人社局,做好涉毒人员复产复工工作,积极解决涉毒人员就业问题,切实帮助解决涉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精神和物质困难,使涉毒家庭同步步入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芦丽芳
公众号
扫描关注
头条号
市县决策网